编者按


为大力推动清廉医院建设、清廉家庭建设,营造风清气正、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,贺州市中医医院举办“喜迎二十大 廉韵润初心”廉洁文化音频征集活动,鼓励全院职工讲好清廉故事,传播清廉声音,营造处处见廉、时时思廉氛围。

廉洁文化音频作品以清廉为主题,展现出“以清为美、以廉为荣”的新风尚,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崇廉、思廉、守廉。现陆续将部分作品予以选登。

本期推送:科教科选送的杨璧璘朗读作品——《学党史廉政文化,树正义清廉之风




学党史廉政文化 树正义清廉之风 




杨璧璘 清廉作品朗读展播00:0004:54未加入合集

水过不去,拿命来铺,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,大发渠,云中穿,大伙吃上了白米饭。三十六年,为梦想跋涉,僵直了手指,沧桑了面孔,但初心不变。

这是黄大发老支书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。

老支书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,海拔1250米,山高岩陡,雨水落地就流走,根本存不下来。村民用水到最近的水源地去挑,来回走两个小时,且井水浑浊,难以入口。因为缺水,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。别说发展产业,村民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。正如当地歌谣所言:“山高石头多,出门就爬坡,一年四季包谷饭,三十的晚上才有米汤喝”。

1959年,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,他立下铮铮誓言,要为村民打通一条生命之渠,彻底结束世世代代缺水的穷根。

作为水渠建设指挥长,修渠资金都要经过老支书的手,但他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,从不乱用一分钱,修渠时,老支书经常到镇里办事,住最便宜的旅社,吃最便宜的泡粑充饥,修渠用的水泥堆起来像山一样高,家里灶台坏了需要水泥补一下,他坚决不拿。历经36年时间,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“生命渠”,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。老支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、清正廉洁、克己奉公的政治本色。

回顾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,无数中共产党人廉洁自律,艰苦奋斗,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:“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,做到克己奉公、以俭修身,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”“夫医者,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,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,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。”从古至今,承载生命之重托的医者,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和仁爱之心,更要有严谨、高尚的医德医风。当初,我们选择成为一名医务人员,代表着奉献、代表着担当、代表着责任,只有树立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的正确价值观,才能坚守心中那份圣洁,坚守廉洁的底线,双手才能驾驭方向,在各种“围猎”腐蚀保持清醒头脑,以干净干事、清白做人的不变信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。


诵者:杨璧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