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为树立典型、弘扬先进,贺州市中医医院党委经过严格考核和层层遴选,最终评选出6个党支部授予院级“先进党支部”荣誉称号。他们以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,在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征程中书写了动人篇章。
即日起,本专栏将陆续展示这些支部的典型经验,通过“强基固本”“创新赋能”“服务为民”三个维度,呈现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首期聚焦脾胃病科党支部,看他们如何以“固本培元”党建法激活发展动能,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品牌。
党建领航铸医魂 守正创新显担当
——记贺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党支部
在贺州市中医医院,有这样一支红色先锋队:他们以11名党员为核心,将中医“固本培元”理念融入党建工作,近三年带领科室斩获5项省级以上荣誉,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%以上。作为医院首批“四星级党支部”,他们用实践证明: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正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“密钥”。
强基篇·三级学习体系锻造红色基因
走进脾胃病科党员活动室,“党员示范岗”标牌与“大医精诚”匾额相映生辉。支部创新构建“三级学习塔”:分别是党委委员带头宣讲的“政策导读”,党员轮流主讲的“专题擂台”,全员参与的“实践课堂”。
“我们要求党员在查房时能讲清药性,在党课时能谈透党性。”该党支部书记李民杰介绍,党支部严格执行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并通过学习转化,细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工作措施,推动“瑶医药验方挖掘”等重点项目落地。
创新篇·党建品牌助推特色疗法
在“保胃健康,生活无忧”党建品牌引领下,该支部实施“双培养”工程: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培养成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管理骨干。高级职称党员带头攻关的“扶阳疗法联合瑶药”新方案,使慢性胃炎治疗有效率提升至92.3%。
团队整理的多个特色验方、特色外治技术让科室墙上悬挂的“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脾胃病科”“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”“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”“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示范基地”“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特色护理示范病房”牌匾熠熠生辉。
科室根据脾胃调理体系,融合针灸、药膳等中医特色,年服务患者超2万人次。在科主任李海强的“名医工作室”里,中医药传承在这里焕发新生,让千年岐黄之术在临床实践中薪火相传。
担当篇·红色驿站辐射基层医疗
党支部勇担服务社会使命,创新“2+4+N”服务模式:2个共建基地、3个乡镇(社区)工作站、N场健康科普。在贺街中心卫生院的脾胃病重点专科基层工作站,党员专家让村民免于奔波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;在贺州学院附属博雅幼儿园的“小小李时珍”课堂上,中药香囊制作演示引来阵阵惊叹,把中医药文化“种”进孩子们的心田。
“真正的医者仁心,是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需要处。”支委委员陈良荣说。三年来,支部开展惠民活动28场,培训基层医务人员460人次,相关经验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作经验交流发言。
多年来,脾胃病科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红色领航、岐黄为民”的深刻内涵。在这个党员占比超六成的团队里,鲜红党徽始终闪耀在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前线。